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

Day 19- Into the wild 阿拉斯加之死


Into the wild 阿拉斯加之死

無意中看到這部電影,和過去我曾想做的事情完全一樣
我的父母都是老師,從小我的父母就告訴我,我只有唸書才會有成就,才能像我爸一樣成為博士,在公職上一路上爬,想要名利雙收,唸書就是成功的第一步,
有一個印象,我成績不好,母親就甩我巴掌,怒氣衝天的對說我讓她在其他老師面前覺得很丟臉
我哥就是一個成功的榜樣,人緣很好,又進入地區最好的高中
我試圖想追趕這些,但又非常的彆扭,覺得把一些數字、符號、事件、名詞,背頌塞進腦袋然後再去考試(幹還有活用題咧),去迎得認同,實在是痛苦、無聊、沒意義,為什麼唸一堆無法在生活實用的東西主要目的為了考試、為了面子,這麼奇怪的事情為什麼大家都在做?
與人的關係上也是,我知道要人緣很好的方法,就是讓自己成為別人都認同的形象,但要維持那樣的形象真是太累了,我知道要和人維持好的關係,就要勤於交際,那對我來說也是太辛苦了,
在順應父母之意上了一所如地獄般的升學高中後,我簡直痛苦到要炸翻了,徹底的對這個世界的競爭厭惡,對交際中人性的醜態作噁,
當時常常翹課,試圖做一些脫離常規的壞事,偷東西、破壞公物、抽煙之類的,心中並希望著,若這個世界只有我一個人該有多好,這個世界就是太多人、太擁擠了,真希望在空無一人的街道行走,隨意取用想要的東西,這樣沒有競爭,可以好好的感受活著的感覺

大學時看了巫士唐望的書,對於在自然中找靈性產生超強狂熱感,而且喜歡種菜和動物,因為那不用接觸人群(我覺得維持和人的關係是虛假和痛苦的),當時就去報名野外求生的課程,並學習可以食用的野菜、學一點武術,暗中為未來脫離人群做準備,台灣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山,那才是我的家啊!

後來由於在人群之中生活無虞,以致於沒有積極執行這個想法,轉向所謂自給自足的生活這塊

在看這部電影時,發現有人在做出了我想做的事情,不過從現在的角度可以發現,那人在自然中,是沒有脫離心智的,獨自在野外生存或許能擺脫人群,但人最大的枷鎖就是自己的心智,要面對心智,去不去野外都無所謂的,而且去了野外,怎麼和別人分享自己走過的,並對這個世界帶出改變?早晚都會死,但成就了自己,生存了下來,對其他人呢?我改變不了你們了,管你們去死吧,這樣想的狀態是,殊不知生命是一體的,當我們放任其它的生命在受苦,自己有能力而不去做些什麼的時後,就等於在助長這個世界的混亂,

當把在自然中找到解脫成為一種夢想,意圖逃離現實的惡況,去追尋另一種嚮往的生活,不去看見現實的現況、去改變自己和這個制度,夢想投射逃離現實顯示這個計畫本身就註定是一個心智陷阱啊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