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

Day 15-藝術商品


來思考一下,現在的藝術商品到底是什麼,

所有具有外形的東西,都可以用美去衡量,而這些物件、商品其實裡面都藏著某些訊號,我們在街上選購任何的物件時,像我以前在買衣服,其實是在將這些物品本身傳達出的形像和訊號,用來表現自己的形像和品味,這大家應該都很有經驗,自己怎麼挑選者衣服和筆計本等,當穿上這些衣服時是不是讓你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,所以,當我們在購買的時後,其實是想搜集自己想成為的形像,拼湊、形塑、搜集,成一個自己

創作的過程在我的理解是這樣的,當我們在畫一個東西的時後,我們會將自己的情感和對這個事物的理解投射在上面,幾乎每個人畫出來的東西,都包含了他們自己的訊息在裡面,從他的創作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性格,和他想表達什麼,這代表畫其實是可以被解讀的,它其實是一種語言,包含了許多的符號和情緒在裡面,

符號就像是外星人、大象、狗狗、花,這些大家都熟悉的,看小孩子的畫可以知道符號是漸漸在學習中累積的,這就是為什麼講到小孩的畫一般人會覺得聯想到花、太陽、媽媽、爸爸、蝴蝶,這類的,人們小時後剛開始認識的圖像大概就這類,小孩的畫也會出現另一種,就是純情緒的,情緒性的線條,抽象的

當我們看著畫的時後,就會被裡面的東西引動、感染,簡單的來說,畫者同樣在畫手,可以畫出帶有焦躁筆觸的手,或是平靜、唯美的手,圖像本身就是一個符號,畫者在創作的時後在依自己的狀態把情緒附魔在上面,符號和情緒兩個東西在人裡面是這樣同時存在

風格是與生俱來的嗎,不盡然,小孩的話風格還沒那麼鮮明,梵谷從小就在手用小點小點的筆觸嗎,顯然他們小時後的畫跟長大後有差吧,風格其實代表我們的心智隨著成長在環境中被形塑的狀態,創作的過程中它很自然的被投射出來

隨著現在社會變成一種專業化的狀態,創作者會鎖定特定的消費者,來製造特定的風格,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少女漫畫和少男漫畫的風格是那樣的差異,他們各自彼此間又具有相當程度的類似,於是,風格這種東西,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,其實就是用來吸引特定族群的工具,風格決定你的作品能多受到多少人歡迎,由當時各族群的數目來決定


為什麼這個社會上,必需要走在某些固定的路上,才有辦法生存下去,因為這些人類們受到的教育和環境,被某些特定的方式掌控了,為什麼流行音樂聽起來都差不多,為什麼會有好來屋電影風格,因為這些創作者知悉,人們心智隨著他們的年齡最容易被什麼引誘,尤其現在資本主義的環境下,追求金錢,用金錢換取享受,的模式下,人們就像被研究透徹的牲畜,被某些專業人士飼育著


有些人會力圖擺脫主流,追求某些更高深脫俗進化非主流,的風格圖像,於是出現類似松本大洋風、提姆波頓(變主流了?)、大竹伸朗風、啥的,這些人通常是藝文人士,精研各種美的圖像、音樂、食物,因為他們是走在品味的尖端,並代表他們對美非常的敏銳(高人一等?)

但是這除了他身處的環境條件可以讓他學習這些美的事物外,以及天生敏感度之外,試問這和一般人的模式有何不同,當我們看到一符極其特色的風格的作品,裡面沒有特定的訊息而只有濃濃的氛圍和情緒時(情欲也算),這只代表,他傳遞了一個代表社會較少數、或是較新演化出的心智狀態,這類人雖然在時代中被規類為新的風格創造者,但其原理仍然代代相同,就是使用特定的風格語言在反應他的心智狀態,再用這個圖像去感染具有類似心智狀態的人

我現在說的是,像愛喝咖啡、抽抽煙、吸吸大麻的人差不多的情形,我們在欣賞這些創作者創作的圖像和音樂時,我們在選購這些商品時,為的是一種感覺氛圍品味風格,能讓你感受到從一個乾乾、枯燥的現實,飄到另一個世界,你感到愉悅、嚮往,就像印度的寶來屋一樣,當我們有這樣的嗜號時,要知道,這是讓我們迷失在追尋這些感覺,而把自己交給這些具有兩極性和上癮特質的心智感覺,證明就是當你能享用到的時後你會感到很爽,而沒有的時後你會無聊、覺得枯燥、單調,

當我們沉迷和追尋這些產物時,想過和人類現今失控的現狀的關連嗎?就像保來屋,某些有錢的人顧用專業創作人士製作這些電影,使人產生某種華麗夢想,有愛情、豐富的物質、人生的酸甜苦辣終究都是美好節局,為了達到這些,繼續接受不平等的現狀,相信苦盡甘來、有辛苦必有收穫,但沒想到自己的出生環境的弱勢、微少的機會、持續遭強者剝削的事實(想想東南亞的血汗工廠和我們台灣的加班常態,你以為所有人都這樣辛苦的工作才賺那麼一點點嗎?)這些帶有特定風格的藝術商品,其實就成為對現實不平等漠視的良藥,保持心智隨時快活、夢想依然存在


現在的情形就像駭客任務的情節差不多,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主導能力,交給權威和專業人士,各類創作強人,利用他們製造的各種美麗幻相來產生自己的情緒快感,然後持續的依賴這些,活在夢幻的假相之中,乍看之下很幸福,其實不如說是藥友,是最不自由的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